2009年到期产品中,“基金中的基金”占据了亏损榜前8位,其中一款产品亏损高达43.72%。
李女士近来很疑惑:“怎么我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号称是‘基金中的基金’,为什么亏损如此严重?难道银行‘精选基金’只是一个噱头?”
银率网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年到期的5388款理财产品中出现了103款零收益或负收益产品,“基金中的基金”占据了亏损榜的前8位,其中一款产品的亏损高达43.72%。
投资者网上泄愤
银率网近日发布的2009年理财产品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一些打着“精选基金”旗号的产品经不起事实的考验。
从附表可以看出,“精选基金”负收益排名前3位的产品亏损程度均超过了25%。华夏银行(12.72,0.00,0.00%)2008年1月31日成立的“创赢7号基金宝信托理财计划”亏43.72%,排名第一。紧随其后,民生银行(7.61,-0.10,-1.30%)2008年1月16日成立的非凡理财FOF—“基金精选”产品亏30.84%。平安银行2007年9月19日成立的“盈丰0708基金优选人民币理财计划”亏损25.27%,位居第三。事实上,平安银行有3款产品榜上有名。
很多人表示,银行有专业的投资团队,银行投资风格一向稳健,理财产品又强调投资于优质基金,产品的安全性应该较高。如今面对巨亏,银行无力回天,甚至不给投资者答复,憋了一肚子气的投资者只能到网上发泄不满和愤怒。
在某财经网站的留言板上,记者甚至看到了“征集民生银行非凡理财购买人”的帖子,众多网友交流起了“亏损心得”。有投资者称自己是相当保守的投资者,由于2008年1月股市点位较高,不敢贸然入市,在银行工作人员和宣传资料的蛊惑下,就购买了“创盈7号”。8个月后产品亏损近30%,2008年底,亏损达45%,延期到2009年底依然是亏损冠军。投资者愤怒了:“银行的收益高值永远不可能达到,可悲的是亏损不但达到了,而且超额完成,亏损接近44%,而且据说这是银行很‘人性’的不收管理费的结果,要是扣除管理费,绝对要到50%了。”
无独有偶,交通银行(8.21,-0.05,-0.61%)“得利宝?天蓝——精选基金1号”在推荐时,称“主要投资于流动性好、交易成本低和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封闭式基金,投资管理能力强和风格稳定的开放式基金及新股申购;在分享中国经济快速稳步发展成果带来收益的同时,兼顾新股申购创造的稳定收益”,最终也以收益-17.25%收场。
购买了平安银行“盈丰0708基金优选人民币理财计划”的投资者回忆到,当时理财经理说得天花乱坠,说有6%-25%的收益,结果到现在亏损还超过10%。
投资者纷纷在网上质疑银行:“一个专业的理财团队,以它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巧、专业的眼光,亏损高达30%、40%,这和赌徒有何区别?”甚至有网友用“变相抢劫”形容银行的投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