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也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五周年,2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802,相较于五年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达22%,年均升值幅度超过4%。较6月21日央行重申汇改后的首个交易日小幅升值近0.7%。重申汇改“满月”,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双向浮动趋势明显。
远期市场对升值预期保持稳定
今年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一个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有升有降,最高6.7718,最低6.8275,波动幅度达0.8%。双向波动走势明显,幅度加大。一个月中,连续两个交易日中间价波动幅度最大达295个基点。其间,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按照千分之五的幅度浮动。
重申汇改时,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中国国际收支向均衡状态进一步趋近,劳动力、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也影响了出口产品的成本。当前人民币汇率与均衡水平相比并无太大偏差,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
目前远期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保持稳定。20日晚间,用以衡量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海外无本金交割市场美元兑人民币一年期报6.6790,与即期收盘价相比,显示市场认为一年后人民币升值幅度处于1%至2%区间,比较理性。
一直面临巨大升值压力
在汇改推进的5年中,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国际市场要求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呼声不断。而来自外部的压力曾在今年一季度一度达到“高峰”———3月15日,美国国会130多位议员联名要求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并试图借机发动对中国的贸易制裁。
面对压力,中国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奏推动汇率形成制度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表示,在全球经济危机严重的状况下,人民币汇率制度保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了50%。
观点
汇改有助中国经济再平衡
事实上,对汇率最为敏感的中国内地出口企业也对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充满信心。上海一家媒体针对180家企业进行的“人民币升值感受调查”中,逾八成样本企业认为未来12个月人民币升值幅度不会超过5%。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仇彦英表示,在经历了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成本提高的“阵痛”之后,众多中国外向型企业开始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本土市场。这恰与中国政府扩大内需的发展思路高度契合。“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币汇率在可控前提下的稳步升值,有助中国顺利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分析师王庆表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改革,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再平衡,从而实现向内需驱动型和非贸易部门驱动型增长模式的转变。 |